“類似的問題,年年審,年年犯,屢審屢犯,屢犯屢審,審計工作好像陷入了‘拉鋸戰(zhàn)’,什么時候才能走出這個‘怪圈’?”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分組審議審計工作報告時,一些與會人員發(fā)出這樣的疑問。
翻開今年審計工作報告,除少數新問題外,更多的是“老面孔”——亂建樓堂館所屬于頂風違規(guī),財政資金閑置的事提了好幾年,違規(guī)放貸不知放倒了多少領導干部……同一部門在同一問題上一犯再犯,不同部門被查出的問題又何其相似。
對于屢審屢犯,審計機關的決心歷來很大:你屢審屢犯,我就屢犯屢審。然而,審計機關揭示出問題、提出整改建議后,被審計部門口頭上“高度重視,積極整改”,但卻是改完再犯、邊改邊犯??此颇阋蝗瓉砦乙荒_,可誰也奈何不得誰。
審計陷入“拉鋸戰(zhàn)”,背后是一些單位和個人法制觀念淡漠,心存僥幸;是一些部門權力過大,利益太多;也是問責機制不健全,違規(guī)成本太低,體制有障礙、制度有漏洞造成的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對于屢審屢犯僅靠屢犯屢審是遠遠不夠的,走出“拉鋸戰(zhàn)”必須拿出“撒手锏”。
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。對于審計機關來說,加大審計查出問題的公開力度,是提高審計權威性、公信力的一大利器。對審計發(fā)現的違規(guī)問題不留情面、點名道姓,既能讓違規(guī)者出一身汗,不敢再犯,也能讓其他部門單位照照鏡子,不敢效尤。
治療屢審屢犯“頑疾”,絕不是審計機關一個人的戰(zhàn)斗。各級人大要加大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的監(jiān)督力度,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違規(guī)部門單位和個人的問責力度;同時,還要以審計“倒逼”改革,通過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,使部門權力得到有效制約,使預算決算更加完整準確,使財權事權相互匹配,從而形成一個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都不敢違規(guī)、不能違規(guī)、不愿違規(guī)的良好機制。
-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...2024-03-23
- 如何規(guī)避工程審計中的風險2024-03-23
- 專業(yè)人員對會計資料提供的專業(yè)意見...2024-03-23
- 共同富裕視角下高收入群體稅收征管...2024-03-23
- 專項審計調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024-03-03
- 經濟責任審計中定責取證應關注的四...2024-03-03
- 工程審計中設計變更與簽證的處理策...2024-03-03
- 10個審計人必須掌握的財務審計查...2024-02-24
- 工程審計中設計變更與簽證的處理策...2024-02-24
- 虛假工程項目、虛增成本九大審計方...2024-01-13